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王问“何处来?”云“从师家受书还
王安期作东海郡,吏录一犯夜人来。王问:“何处来?”云:“从师家受书还,不觉日晚。”王曰:“鞭挞宁越以立威名,恐非致理之本!”使吏送令归家。为了大家品味文章的妙处,先得交代一下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。“安期”即王承的字,“作东海郡”是指王承曾为东海太守一事。东海郡的郡治郯,在今山东郯县北面。“录”就是我们今天逮捕的意思。地方长官明令实行宵禁,谁触犯宵禁理应受到惩罚。王安期做东海太守时就遇上了这么一回事,
王安期作东海郡,吏录一犯夜人来。王问:“何处来?”云:“从师家受书还,不觉日晚。”王曰:“鞭挞宁越以立威名,恐非致理之本!”使吏送令归家。
为了大家品味文章的妙处,先得交代一下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。“安期”即王承的字,“作东海郡”是指王承曾为东海太守一事。东海郡的郡治郯,在今山东郯县北面。“录”就是我们今天逮捕的意思。
地方长官明令实行宵禁,谁触犯宵禁理应受到惩罚。王安期做东海太守时就遇上了这么一回事,部下抓到了一名“犯夜”的人。王安期审问道:“何处来?”“犯夜”者回答说:“从师家受书还,不觉日晚。”“犯夜”人原来是一个刻苦用功的书生,读书而“不觉日晚”,看来他读书的兴趣很浓。
发愤读书其行可嘉,深夜行路触犯宵禁,是嘉奖他还是处罚他呢?处罚一位深夜读书的学子,会造成非常坏的社会影响;不处罚他的“犯夜”行为,宵禁便成了一纸空文。
王安期遇上一个棘手难题。这位太守大人如何是好?
延伸阅读: